年轻人“电子搬家”背后,是在努力寻找精神自洽点

2023-08-16 08:14:55 [来源:红网]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刘雨婷(安徽艺术学院)

近日,“电子搬家”一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内。该词是指网络上自己的个人空间被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现,于是只能从一个软件“搬家”到另一个软件,从“大号”转移到“小号”,甚至需要多次“搬家”来躲避认识的人,只为找到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。

其实这种现象从之前的“momo大军”到行走的路人甲“AAA专业修水管老王”就可窥见一二,也即大家越发渴望在互联网里匿身于人群之中,搭建属于自己的“电子乌托邦”。然而,精确的算法却总在背后默默推送。有网友说自己发了一张10年前的照片,结果被以前的老同事觉察还发了私信,尴尬得脚趾抠地,连夜注销。这种个人私人空间被他人突然入侵的情况,使得不少人选在匆忙地进行“电子搬家”。

在笔者看来,现实生活已经很累了,处在各自人生阶段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。小朋友有学习的烦恼,青年人有职场的竞争,中年人有生活的苦闷……如果在虚拟世界中还需要“戴着枷锁跳舞”,那么在哪里能做真实的自我呢?

可惜不懂隐私界限的算法不能理解这些故事。他们想方设法把虚拟世界中的“我”与现实生活中的“我的朋友”相连接,以为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“网络冲浪”。但实际上,这正是造成“电子搬家”的缘由。

“电子搬家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年轻人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,并且这个空间内部具有强烈的隐私性和安全性。它就像是一个“世外桃源”,大家在这里可以卸下生活里的面具,放下那些世俗的枷锁,简单做自己。在这个独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内,“自说自话”或者“自我发疯”都无人在意,而年轻人也能在这片自我天地中,寻找精神世界里的自洽点。如果可以的话,谁不希望拥有一个这样的空间呢?能够暂时逃离现实,放空自己,缓解压力。

但其实,不管是“电子搬家”还是“发疯文学”,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追根溯源,这种现象发生的实质是因为当下大家的精神压力较大。可是,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,何必给自己戴上枷锁。不如学会向内而行,与自己和解,相信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37   联系邮箱:291 323 6@qq.com